生产工艺不复杂 美国N95口罩为何如此难产?(组图)

美国纽约州州长科莫曾经拿着一只N95口罩感叹,这么简单的口罩为什么纽约州的公司生产不了。事实是,尽管不少美国制造商迫切希望开始生产N95型口罩,美国监管部门对新设计和供应链的批准速度却跟不上变化。

代表美国大部分制造业企业的美国设备制造商协会(AEM)一直在为会员企业奔走,并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局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协调。

不过,美国设备制造商协会负责政府和行业关系的高级副总裁艾德伯格(Kip Eideberg)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同政府部门进行了“非常富有成效的讨论”,但目前为止仍未能找到一种加快认证过程的方法。

“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挑战。”艾德伯格补充道,“如果没有这一认证手续的话,口罩会很难有效率地配发给医疗专家和急救人员”。

同时,考虑到目前全美的失业率问题,美国设备制造商协会还敦促美国国会与特朗普政府出台振兴国家制造业的战略,其建议包括:第一,建立国家研究所;第二,设立首席制造官;第三,成立全国制造业委员会。

“现在是救命的事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崔凡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如果大家都是把医疗设备作为关键战略物资,在自力更生时破坏全球产业链合作,从这个角度而言对疫情防控会产生不利并拖延时间,拖延时间就会产生更多病患。”

崔凡认为:“这个时候各个国家在不同的产业链,不同环节应通力合作。”

截至北京时间4月12日9时,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530700例,累计治愈29444例,累计死亡20529例,美延长防疫准则至4月底。

认证过程漫长

目前美国方面没有统一的最新更新的口罩短缺数据。根据美国卫生部长阿扎尔此前给出的数据,美国国家医疗用品紧急储备只有约1200万个医用级N95口罩和3000万个外科口罩。

阿扎尔曾指出,要确保美国医务人员够用,还至少需要10倍以上的数量。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估计,如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一年,美国将需要35亿个口罩,缺口在99%左右。

除进口N95口罩外,美国国内制造商也在思考如何尽快加大产能。但由于FDA在口罩认证方面通常要达到数月时间,一个月以来,美国设备制造商协会在加速认证方面的协调成果有限。

与此同时,供应链问题也在困扰设备商。

艾德伯格表示:“设备制造商协会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通常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多达几个月来生产呼吸防护装置所需的零部件。”

“因此,在一些情况下,我们正考虑出现这样一种情形,即在最终获得设计和供应链的认证,及调整生产线后,可能没有足够的零部件供应(可能面临零部件短缺)。”艾德伯格说。

崔凡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在口罩和呼吸机等产品的生产方面,很多国家没有成套设备的能力,像美国此次要整个独立更生,自己来做,就算如此,产能也上不去。”

在非N95口罩的生产方面,该协会及其会员在美国的州一级取得了一定进展。据美国设备制造商协会透露,其会员企业正在与大学、州和当地方政府合作,为医疗保健工作者生产“不那么复杂”的防护口罩。

具体而言,在伊利诺伊州、威斯康辛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爱荷华州、加利福尼亚州等15个州,美国设备制造商协会成功令州长们将各设备制造行业指定为“必要产业”,并保证了生产。

艾德伯格表示:“设备制造商正在重新调整其生产线来共同应对新冠疫情,我们对此感到自豪。同时,我们希望州层面的努力将逐步汇集上升至整个联邦一级。”

此前,美国服装集团哈尼斯集团(Hanesbrands)总裁费尔克劳斯(Michael Faircloth)表示,该集团目前已制造并交付了数百万个口罩,很快还会再产出数亿个来。

在N95口罩短缺的情况下, FDA在3月29日特批使用巴特尔公司的新技术,对N95口罩进行消毒和再利用,一套系统的清洗能力为每天8万个N95口罩。

行业协会呼吁重振美国制造业

如前所述,“口罩”产能短缺和同政府之间因协调产生的诸多挑战让美国的制造业企业感到,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应当有更好协调机制。

美国设备制造商协会建议,要建立国家研究所,作为所有联邦制造业项目的行政中心,同时在机构间协调联邦制造业政策。其次,该协会建议设立首席制造官,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制造战略,直接向美国总统汇报情况;第三,成立全国制造业委员会,向总统提出无党派倾向的的建议,包括如何加强制造业部门,如何保持美国制造业未来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美国制造设备商协会解释道,在美国近12个联邦机构中目前有58个与制造业相关的项目,这对项目的执行增加了毫无必要的困难和成本,同时致使人员很难估算出联邦在制造业中的总投资。

因此,该协会认为,如可以新设立国家研究所、首席制造官职位,并成立国家制造业委员会,将大大提升制造业在联邦政府的表现,同时增加现有联邦制造项目的效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提高联邦政府在快速变化的全球制造业格局中的能力和责任感。

美国设备制造商协会董事会主席里德(Jeff Reed)对此表示:“务必要让我们选举出来的官员认识到强劲的装备制造业是确保美国未来繁荣与长期竞争力的关键。一项全面的国家工业战略不仅会消除冗余,提升整个联邦政府的效率,同样还能够集中所有努力来达成一个目标:确保美国制造业的未来。”

在奥巴马政府时代,美国政府曾成立过就业与竞争力总统委员会;2017年,特朗普政府也成立了美国制造业委员会,该委员会由诸位首席执行官组成,并向总统提供有关国内制造业的建议。

“该委员会于2017年8月解散了。”艾德伯格说,“我们敦促特朗普政府成立国家制造业委员会,作为国家制造业战略的一部分,以便(总统)能够再次获得制造商就行业需求提供的广泛建议,以及有关如何改进联邦制造业政策的建议。”(实习记者胡天姣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报道:民营口罩工厂老板:从年年亏损到行情火爆,但五味杂陈!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李永华 | 湖南报道从口罩卖不掉到订单多到不敢接,从年年亏本苦苦挣扎到攀上巅峰,再到拿不到原料而停产,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林松在各种情绪的大起大落中似乎还没回过神来。

2020年是林松做口罩的第6年。5年前,林松在湖南中部一个小镇投建了小型口罩厂,勉强维持经营。今年初,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他的企业作为所在地市的两家口罩企业之一,瞬间成为当地战“疫”的中心,备受瞩目。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海外疫情蔓延,新的冲击再次来临。

伤心、无奈、惭愧,他用了三个词和总结自己创业前5年和最近2个多月的体验。“以前是伤心,现在的疫情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用这种方式活下来,我感到很惭愧,也有很多无奈。”林松说。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出口需求订单多到接不下,全部现款交易

生意火爆,林松的手机快成了热线电话,刚挂掉,铃声就又响起来。林松一看是陌生号码,就说肯定又是外贸订单。当着《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的面,林松特意打开了免提,一接通,对方开口就问:“您那里能做KN95口罩吗?”

林松告诉对方,自己并没有KN95口罩,接着科普了口罩的基本分类之后,对方就挂了电话。林松说,这人肯定是生手,以前肯定完全没有接触过口罩行业。

生手满天飞,但生手的生猛常常让林松大吃一惊,“一张口就是几百万上千万的单子”,基本上都是外贸出口订单,电话接多了,林松慢慢习惯这种节奏。

他说,国内疫情控制得很好,口罩需求变得稳定;海外疫情大规模爆发之后,外贸出口订单需求猛增,尤其是KN95口罩需求极大。如此形势下,即便是上千万元的订单,也都是现款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用林松一个朋友的话说,口罩在生产线上还没落地就被抢走了。

疫情紧急,口罩紧俏,价格也随之飞涨。林松并没有透露口罩的具体价格。在国内,口罩价格受到严格管控。《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到,在湖南部分地区,一次性医用口罩出厂价最高1.7元/个,在药店的零售价是3.5元/个。不过,外贸订单口罩价格并没有严格限制。

出口资质是另一个问题。林松的企业并没有出口资质,此前申请欧盟出口资质,但还在审批流程中。对此,他并不担心。实际上,只要口罩生产出来,客户拿货以后,可以从有资质的渠道出口。

熔喷布价格疯涨20倍还买不到货,企业因此停产

面对如雪花般飞舞的订单,林松很着急也很发愁——光有订单没用,还得有原料才行。

“最缺的就是熔喷布,根本买不到,现在是只要有货,不管什么价钱,我都要”。林松说,熔喷布的价格已经从以前的每吨2万元,跳涨至8万元,接着是18万元,现在是每吨40万元还拿不到货。

国内生产熔喷布的企业很少,在往年的经营中,他一直是从天津泰达(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采购熔喷布。可是,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他再去订货,对方的回复是,实在没办法,熔喷布产线已经被政府接管,要想拿到货,只能是上面批。

作为本地的两家口罩企业之一,疫情高峰时,湖南当地多个政府部门蹲守在企业。拿不到熔喷布,政府部门也和林松一样着急上火。林松说,“当时,省工信厅给工信部打报告,才拿到一吨熔喷布。”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理论上讲,一吨熔喷布可以生产一百万个口罩。

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之后,林松已经难以得到如此力度的支持,企业要靠自己想办法。

市面上最多的货源号称来自中石化。疫情爆发后,作为熔喷布的上游材料企业,中石化紧急投入熔喷布生产。据公开报道,中石化到5月底就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熔喷布生产商。

林松说,现在市面上很混乱,不少人都说有中石化的货,但是没人能保证。“我反正是只要看到货就给钱,不讲价。”

4月6日,中石化官方发布声明称,其熔喷布只定向供应,未委托给其他单位和个人销售。

在林松看来,熔喷布产能当前仍然受到管控,主要是销售给大型企业,小型口罩企业要拿到货很难,至于用于KN95口罩生产的熔喷布,因其过滤效果更强,就更难拿货。

林松说,拿不到原料,就不敢接单,实际上,其企业前不久还因此停产了好几天。对此,他无能为力,只能无奈地苦笑。

提货前三天,口罩机厂家要从60万元提价到130万元

2月10日,林松向广州某口罩机企业订购了KN95口罩机,一台60万元,约定60天后的4月11日交货。

他说,口罩机企业以前业绩惨淡,现在是白加黑地干,订单已经排到5月底,机器交货以后,厂商不负责安装,也不负责调试,只在交货前的三天提供培训。

这让一些新人吃了不少苦头。林松说,有企业买回口罩机之后,安装不来,调试不好,只能又拖回厂家。“有时候就是一些细节,比如说,耳线焊接,差一毫米就焊不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另一家今年3月中旬投产的口罩企业了解到,花了高价买回设备之后,安装、调试和生产过程中各种小毛病不断,让人很头疼。该企业负责人说,3月底,国内疫情控制下来,他内心很矛盾,一方面是很高兴看到疫情过去,另一方面则担心口罩生产线刚投产,口罩就卖不出去了。

出于同样的顾虑,林松一度考虑退订口罩机。不过,他犹豫的时间并不长,接踵而至的外贸订单让他决心还是继续扩大产能,新上马KN95口罩生产线,主要接出口订单。

出乎意料的是,4月8日,林松的副手接到了口罩机企业要求提价的电话,每台口罩机从60万元涨到130万元。

4月9日,林松的副手乘高铁前往广州,希望对方能按照合同约定的原价给货。林松安慰自己说,对方是一家做了十几年的口罩机专业厂家,老板为人大气,也讲信誉,应该不会真的涨价。

产能扩张3倍,疫情之后怎么办?

国内疫情爆发后第一时间预订KN95口罩机,如果对方坚持涨价,林松该如何选择?

有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称,现在做口罩,虽然原料和设备都疯涨,但是海外疫情还没有到高峰,口罩需求只会越来越大,像林松这种情况,很可能会接受对方的涨价,扩大生产。

2月初至今,林松的工厂产能已经扩大3 倍,而且都是满负荷生产,口罩价格还蹭蹭地上涨。

若非新冠肺炎疫情,林松之前5年的日子很煎熬。2015年,他用卖掉连锁药房的资金,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口罩厂,可是生意惨淡。当地镇政府一熟悉情况的工作人员说,口罩厂一直徘徊在破产边缘,苦苦挣扎,没想到疫情一来,今年镇里保增长的一股重要力量就是口罩厂。

林松坦言,口罩厂确实已经连亏5年,而且整个口罩行业都不行,所以,企业不敢囤原料,也不敢多生产存货,这也是国内疫情初期口罩供应极度紧张的原因之一。

如今,特殊时期的特殊需求救了命,至于未来怎么办,林松并没有太想好,但还比较乐观。在他看来,作为一家以前默默无闻的小企业,公司品牌这一次得到提升,今后能更好打开市场;另外,疫情期间,企业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不仅有100万元的直接补贴,还有银行提供的上千万元贴息贷款,利率仅为约1.5%。他甚至希望,政府今后能帮助本地口罩企业覆盖本地的医院,那就足够养活企业了。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口罩企业现在根本不需要考虑那么长远,新建的生产线基本上是半个月到一个月收回成本,钱已经赚够了,就算疫情过后又回到以前的常态也没关系。

当《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问及利润,林松没有透露具体数据,只说:“平时一年也顶不上现在一个月。”

(应受访者要求,林松为化名)

推荐阅读